进行文献综述时,决定要综述多少文献是很困难的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提出了一个能分析文献综述应具备的因素的模型,该模型特别适用于使用了独立的文献综述部分的定量和混合研究。对于定性研究而言,文献综述可能分散于不同的具体主题领域,对阐述的中心现象的各个方面予以探究。
定量研究或混合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写作,一般包括自变量文献、因变量文献以及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研究等几个方面,这种方式适用于学位论文和期刊文章上概括化地介绍文献。文献综述(在学位论文或研究方案中)由5个部分构成:序言、主题以关于自变量的)、主题2(关于因变量的)、主题3(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)和总结。在此,对每一个部分详述如下:
1.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,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。
2.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“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”的学术文献。在几个自变量中,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。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。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变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离开来。
3.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“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”有关的学术文献,虽然有多种因变量,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、重要的因变量。
4.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。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。这部分应该相对短小,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。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,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,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。
5.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,强调最重要的研究,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,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。这个模式以文献综述为中心,并与研究问题和假设中的变量紧密联系,同时它更有效地限定和明确了整个研究。它是方法部分的逻辑起点。